蛇咬伤急救防护指南
皖西日报
作者:胡宏燕
新闻 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来源:皖西日报
皖西地区植被繁茂,为蛇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因此,户外蛇咬伤事件时有发生,了解蛇咬伤相关知识,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 皖西地区常见毒蛇及特征 一、蝮蛇:皖西地区最常见。体型短小,一般在60-90厘米。头呈三角形,背部多为灰褐色,有两行深褐色圆斑,斑纹边缘为浅色。其毒性为混合毒,以血循毒为主,攻击性较强,常出没于田间地头、草丛树林,喜欢在阴湿环境中栖息,如河边、池塘附近。 二、五步蛇:身体粗壮,头部大且呈明显三角形,全长可达1-2米。背部有灰白色方形斑块,斑块边缘黑色,整体花纹独特。是典型的血循毒毒蛇,毒性猛烈。常栖息于山区森林中,尤其山谷溪边、岩石缝隙处,多在夜间活动。 三、竹叶青:全身翠绿,眼睛红色,尾巴焦红色,辨识度高。体型纤细,通常50-70厘米。竹叶青是血循毒毒蛇,多栖息于山区树林,常缠绕在树枝上,以蛙、鼠等为食,白天夜晚均可能活动,对靠近的生物具有较强攻击性。 四、银环蛇:身体黑白相间,白环窄且数量多,腹部白色。头部较小,呈椭圆形,是剧毒的神经毒毒蛇。银环蛇生性胆小,多在夜间活动,喜欢栖息在水边、田埂等潮湿环境。咬伤初期仅有轻微麻木感,容易被忽视,但后续可能引发呼吸衰竭,十分危险。 蛇咬伤现场急救 一、保持冷静:一旦被蛇咬伤,惊慌只会加速血液循环,促使毒素更快扩散。务必保持镇定,减少身体活动,缓慢坐下或躺下。 二、绑扎伤肢:若伤口在四肢,应立即用鞋带、皮带、手帕等在伤口近心端5-10厘米处绑扎,力度以能阻断淋巴和静脉回流,但不影响动脉血流为宜。每隔15-20分钟需放松1-2分钟,防止肢体因缺血坏死,直到接受专业治疗或服用蛇药30分钟后,方可解除绑扎。 三、清洗伤口:迅速用大量清水、肥皂水冲洗伤口,尽可能将伤口表面残留的毒液冲洗掉。有条件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但要注意避免溶液进入眼睛等敏感部位。 四、避免错误行为:切勿用嘴吸吮伤口,以防口腔黏膜破损导致毒液进入吸吮者体内。不要对伤口进行热敷、按摩,也不要饮酒、喝浓茶等兴奋性饮料,这些行为会加速毒素吸收和扩散。 五、尽快就医:完成上述急救措施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前往附近医院。途中尽量保持伤肢固定,避免颠簸。若能记住蛇的特征,如颜色、花纹等,有条件的拍下蛇的图片,就医时告知医生,有助于准确判断蛇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抗蛇毒血清治疗。 蛇咬伤治疗方法 一、抗蛇毒血清治疗:是治疗毒蛇咬伤的关键。医生会根据蛇的种类,尽快注射相应的抗蛇毒血清,中和体内毒素。抗蛇毒血清使用越早效果越好。 二、伤口处理:医生会对伤口进行清创,清除伤口内的残留毒液、坏死组织,预防感染。必要时,会对伤口进行切开引流促进毒液排出。 三、对症治疗:针对患者出现的呼吸困难、休克、出血等症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肝肾、凝血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预防感染:使用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防止破伤风等并发症发生。 预防蛇咬伤方法 一、户外活动防护:在山区等蛇类易出没地区活动时,穿长袖长裤、高帮鞋,扎紧裤腿袖口。手持长棍,边走边“打草惊蛇”,制造声响,驱赶蛇类。 二、避免刺激蛇类:不要随意翻动石块、木头,不主动捕捉、挑逗蛇。遇到蛇时保持安全距离,缓慢后退,不要惊扰它,让蛇自行离开。 三、居住环境:定期清理房屋周边的杂草杂物,保持环境整洁干燥,减少蛇类藏身之处。可在房屋周围撒硫黄粉、石灰粉等驱蛇物质。 四、了解蛇类习性:熟悉本地常见毒蛇的种类、特征和生活习性,提高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 在皖西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只要我们做好预防,掌握正确的急救和治疗方法,就能有效预防蛇咬伤、降低蛇咬伤带来的危害,安全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六安市人民医院 胡宏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