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卫生科普天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纹身患者电外科手术风险与应对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来源:皖西日报

  电外科设备在现代外科手术中应用广泛,它能通过电能产生热效应来实现切割、止血等操作。而对于有纹身的患者而言,在使用电外科设备时需要特别谨慎。掌握纹身患者使用电外科设备的相关知识,对于确保手术安全和患者健康至关重要。
  一、了解纹身颜料的特性
  纹身颜料中通常包含多种化学物质及金属成分,而金属成分赋予了纹身部位一定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当电外科设备工作时,电流会通过纹身部位的金属成分传导,导致电流分布异常。这会使纹身部位产生异常的电流聚集,引发局部组织过热,造成皮肤灼伤、烫伤等。
  二、术前评估
  (一)纹身位置判断:了解纹身的具体位置,判断其与手术部位的关系。如果纹身位于手术切口附近或手术操作区域内,风险相对较高。大面积纹身可能涉及更多的金属成分,电流和热传导的范围更广,风险也相应增加。
  (二)皮肤状态检查:检查患者的皮肤是否有破损、炎症、过敏等情况。如果皮肤存在问题,在使用电外科设备时更容易受到损伤,增加感染的风险。
  三、电外科设备的选择
  (一)双极模式优先
  建议优先选用双极模式的电外科设备。双极模式的电流只在两个电极之间流动,电流回路相对局限,能够减少电流通过纹身部位的可能性,从而降低因电流传导而导致的风险。
  (二)设备参数调整
  1.功率设置:过高的功率会产生更多的热量,增加热损伤的风险。在手术过程中,需根据手术的具体需求和患者的情况,合理调整功率,确保既能达到手术目的,又能将对纹身部位的影响降到最低。
  2.激发时间:长时间的激发会使纹身部位持续受热,增加热损伤的可能性,因此需尽量缩短单次激发时间。
  四、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负极板的粘贴
  应选择远离纹身部位且皮肤完整、肌肉丰富的区域粘贴负极板,以确保电流能够顺利回流,同时减少电流通过纹身部位的风险。负极板需与皮肤紧密贴合,防止接触不良导致局部电流密度增加,产生过热现象。在粘贴负极板前,应清洁皮肤,去除油脂和污垢,以提高粘贴的牢固性和导电性。
  (二)实时监测
  1.温度监测:可以使用皮肤温度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纹身部位的温度变化。如果发现温度异常升高,应立即停止电外科设备的使用;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如使用冷敷等方法,防止热损伤的发生。
  2.患者反应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是否有疼痛加剧、局部皮肤发红等异常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不适,应及时调整电外科设备的参数或停止操作,评估患者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五、术后处理
  (一)纹身部位观察
  术后应密切观察纹身部位的皮肤情况,包括是否有红肿、水泡、疼痛等症状。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处理,如给予局部冷敷、涂抹烫伤药膏等,防止感染和进一步的损伤。
  (二)伤口护理
  加强手术伤口的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如果纹身部位与手术伤口相邻,更要注意避免伤口的分泌物污染纹身部位,影响纹身的恢复和皮肤的健康。
  (三)康复指导
  向患者提供详细的康复指导,包括饮食、休息、活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在康复期间避免纹身部位受到外力刺激和摩擦,避免阳光直射,促进纹身部位和手术伤口的愈合。
  六、特殊情况处理
  (一)紧急情况应对
  如果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纹身部位热损伤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电外科设备的使用。对损伤部位进行紧急处理,如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冷敷等,以降低温度,减轻损伤程度。同时,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如清创、植皮等。
  (二)复杂纹身情况
  对于纹身面积较大、颜色复杂或纹身部位特殊的患者,手术前应组织多学科会诊,包括外科医生、皮肤科医生、麻醉医生等,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和电外科设备使用策略。在手术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和护理,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纹身患者在使用电外科设备时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从术前评估、设备选择、术中操作及术后处理等多个环节进行全面的管理和防范。手术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纹身患者使用电外科设备的相关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患者的健康。
       (六安市中医院手术室 朱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