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的母亲
皖西日报
作者:李成林
新闻 时间:2024年10月10日 来源:皖西日报
李成林
母亲一生勤劳节俭,不但自己起早睡晚,还让我们早早晚晚不得安宁,稍有怠慢,一个巴掌就甩了过来。好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母亲是最无情的。 我兄弟姐妹8个,父亲担任基层干部,多在外少在家,母亲洗衣做饭喂牲口,少不了驱使我们这几个还不能下地干活的孩子们。她从来没有好言好语跟我们讲话,喊我们的名字都是吼出来的。 “三丫头,去打猪菜,中午猪又没有吃的了!” “林子,老牛吃饱了交给你二表叔,回来了去放鹅!” “小丫头,锅门口的柴火是湿的,熏得我眼睛都看不见了,快去给我抱点干柴火来!” 每当母亲的声音响起,我们几个小兄妹都紧张得要命。如果哪个人动作慢了,或是没有干好,母亲二话不说,一个巴掌就落在身上。你还没有转过头,她又忙到其他地方去了。母亲常年劳作,力气很大,一个巴掌就能疼好几天,想不用心做事都不行。 后来,兄妹们先后成家立业,纷纷离父母而去。我是小儿子,和母亲住一个院子。我以为我可以得到母亲的照顾了,可事实上,母亲对我一点也不留情面。我的两个儿子相继出生,母亲从来不愿意照顾他们;我家里缺油少盐,母亲一点也不“施舍”;可当我早上想睡一会儿懒觉的时候,她却又担负起了母亲的责任,站在院子里大着嗓门喊,一个村庄都能听见:“林子还不起来,你要等到太阳晒屁股吗?” 这个时候,我会外套不穿就打开房门:“俺大,我起来了,你别叫了……” 人到中年,才知道母亲的不易。那些年,凭工分吃饭,母亲既要出工挣工分,又要照顾孩子操持家务,还要想方设法让孩子不饿肚子,真是十分不易;母亲要我们放牛、牵羊、打猪菜,不但减轻了大人的负担,更锻炼了孩子,让我们成为一个能养活自己的人;我兄弟姐妹多,在当时那种条件下,她不仅年老体衰没有能力,也不能因为给谁带孩子,不给谁带孩子,影响兄弟姐妹的感情。 如今想来,恰恰是母亲的“无情”磨炼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学会了生活的本领。像割草机从心头碾过,修剪的疼痛过后,会生长得更加茁壮。每次我坐在母亲的墓碑前,耳边都萦绕着妈妈吆喝我的声音,想象着妈妈还能再打我一巴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