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8 版:艺坛书院·夕阳佳苑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怀念祖母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10月10日    来源:皖西日报

  汪振路

  2023年春节回家过年,无意间发现,原摆放在父母亲房间柜子上的祖母遗像,不见了。我就问母亲:“妈,奶奶的照片哪里去了?”母亲说:“照片时间长了,已经模糊不清了,收起来了。”我说:“如果模糊不清,可以拿到照相馆修复一下。”母亲边说边从衣橱里把祖母遗像找了出来。正如母亲所说的一样,也许时间长了,照片底色脱落,泛黄发白,影像模糊,难怪母亲收起来。在场的姐姐说:“我拿去照相馆修复。”我知道姐姐和我都是祖母一手带大的,对祖母有着深厚感情。后来祖母遗像修复好了,母亲还是收进柜子。
  2023年清明回舒城祭祖时,母亲要把修复的祖母遗像带去烧掉。我说:“我带回六安吧。”祖母在世时想到六安,因为那时条件有限,加上祖母年事已高,去世前瘫痪七八年,行动不便,所以来六安愿望一直没能实现。现在把她老人家遗像带回六安,也算实现祖母生前夙愿。
  2024年春节回家过年,母亲安排我一件事,严肃认真地对我说:“奶奶去世已经20多年了,听人说,老人遗像不宜久放家里,等清明上坟时,带去烧掉吧。”我说:“知道了。”我嘴上虽然应允,但没有按照母亲意思去做,好在母亲以后再也没有追问。
  2024年清明,在老家完成祭祖活动后,开车回来路上,我和爱人谈心说:“奶奶在世时,我妈还是很孝顺的,瘫痪七八年,和爸一起,背进背出,递茶端饭,整天陪伴在她身边,奶奶身上床上始终保持干干净净,每次回家,奶奶都夸爸妈孝顺。也许是妈现在年龄大了,忌讳生死。”爱人说:“知道你对奶奶有感情,暂时把奶奶遗像保留着,思念时看看,等以后我们年龄大了再说吧。”我拍了拍爱人的手,感谢她的理解。
  奶奶一辈子不容易,爷爷36岁就意外去世了,父亲当时才12岁,奶奶靠着自己的坚强和乐观,把4个未成年孩子带大成人成家。奶奶就像一棵大树一样,福泽后代。奶奶在世时对我的好,历历在目,终身难忘。
  奶奶对我们小辈疼爱有加。我有一个姐姐三个妹妹,我们从小都是奶奶带大的。我是家里唯一孙子,祖母对我特好。上小学起,每天早晨,奶奶起得早,给我做早饭,鸡蛋猪油炒饭,炒好了用大碗盛起,同时用另一个同样的碗扣上,担心饭凉了。等一切搞好,再喊我起床,奶奶就是想让我多睡一会儿。我上学时,凡是需要开家长会或老师约见家长的,都是奶奶去学校。
  每天晚上学习,我不睡,奶奶一般也睡不眠。记得初三冲刺中考时,每晚都学到深夜很晚,奶奶经常一再提醒休息。高中三年住校,周末回家,奶奶都会让我带点咸鸭烧黄豆等硬菜。记得我小时候得了阑尾炎,奶奶带我上县医院检查,肚子疼半天没查不出病因,最终确诊为阑尾炎,医生建议动手术。奶奶担心有风险,不同意手术治疗,坚持保守治疗,口服中药,还真给治好了。参加工作后每次回去,奶奶都会在土灶锅台烧点可口菜,“孙子,我俩来喝一杯”。我和奶奶围坐在锅台边,边喝酒边谈心,其乐融融。
  奶奶是个大忙人。奶奶虽然是小脚老太,但在家可不是闲人,除了不下田干活,家里是一把好手。一天要做三顿饭,家禽喂养,照顾孙辈,活可不轻。仅家禽喂养活,就忙得一天到晚没有歇的,鸡鸭鹅还好伺候,切点青菜拌点稻康,撒在地上就可以了。养猪可是重活,一般家里会同时饲养大小两头猪,猪胃口大,吃得多。我记得奶奶不停地在木盆里切菜,切得咚咚响。最要命的是,猪不听话,每天早晨奶奶要把猪从猪圈里,用绳子牵出来,再栓到门口猪桩上,这过程经常会出现状况。奶奶牵着绳子,猪一出圈,撒腿狂奔。小猪还好,绳子能拉得住。一二百斤的大猪,劲大,猛然一跑,能把奶奶一下子拉趴在地,甚至会被猪拖着跑。
  奶奶喜欢做善事。奶奶喜欢牵线搭桥做老红,老家那一片就牵线成了十来对。奶奶会劝说,成功率高,爸妈也是奶奶亲自牵线促成的。奶奶有个干闺女是县医院护士长,门口谁家有人头疼脑热的,经常会找到奶奶,奶奶二话不说,放下手头事,陪同去找干闺女看病。奶奶爱“管事”,谁家有个大情小事,会请奶奶上门调和。平时别人送给她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总是让大家分享。好人有好报,奶奶身体健康,一辈子几乎没住过院。后来老年骨质疏松,瘫痪无法行走,但她丝毫也不悲观,加上父母照顾周到,奶奶也没有受罪。老人家四世同堂,晚年幸福,89岁离世也是寿终正寝。
  一晃祖母离开我们已经25年了,今天拿出她的照片看看,老人家还是那么慈祥可亲,感觉她还没有离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