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朵油菜花都像顽皮的女儿
——许之格诗集《花间集》的母爱叙事
皖西日报
作者:高 峰
新闻 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来源:皖西日报
诗人许之格赠我诗集《花间集》已有半年。时值严冬,我想这本以花为名的诗集应当慢慢品读,待到来年春暖时节,或许能有所感悟。 诗集时而置于书房,时而摆在客厅,宛如一束被我不断挪移的鲜花,始终散发着清幽芬芳。我期待着某片花瓣上突然飞来一只蜜蜂,用它的蜇刺痛我的那一刻。 然而转年退休后,生活骤变。沉浸于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中,整个人的心境已然不同。春日里,又遭遇来势汹汹的DeepSeek(注:此处补充完整AI名称),更令我对自己写作产生怀疑,一时竟至无言。 在县文艺精品颁奖典礼上与许之格邻座时,愧疚之情油然而生。我当即决定不再拖延,带着《花间集》来到合肥。当读到第二辑“花外音”时,那种刺痛感瞬间击中了我。 最打动我的,是“在母爱的馨香中,每一朵油菜花都像顽皮的女儿”这般意象。 《病床上的母亲》《母亲睡着的样子像一朵花》《母亲累了》《娘,我只有想您才写诗》……从母亲患病到离世,再到追忆,情感层层递进。2015至2021年间,诗人情感的积累与迸发清晰可辨。季节更替象征着母亲生命的轮回与母爱的永恒……诗人刻画母爱的手法浑然天成,情感叙事自然流淌。每首诗都有不同的时空场景,却统一于同一主题——将记忆碎片化作失去母亲后绵延不绝的追思。语言简洁却充满画面感,如“母亲睡着的样子像一朵花”,既生动又饱含深沉哀愁。 在《故乡的梨花》中,“母亲,我想你的时候/梨花忽然就开了。这些开在南塘的梨花/正是您头戴凤冠,身披霓裳,一路烟花飞雨,摇曳着春天向我走来”,将对母亲的思念与梨花绽放相联系,以优美意象展现母亲如春天般美好的形象。 《秋天的诉说》里,“昨晚,梦到我娘/一身素衣在结满葡萄的古藤下念《圣经》/秋风沙沙、传来阵阵果香/娘不识字,她念的无非是/感谢主,感谢上帝/保佑她的子女四季平安/却唯独不说她自己”,通过梦中母亲为子女祈福的场景,展现母爱的无私与深沉。 《打谷场上,母亲身影像一片成熟的庄稼》中,“母亲的身影像一片成熟的庄稼/在孩子们嬉笑打闹声中/与秋风中往下坠……她肩头扛起的秋天模样/堪比油画里任何一个虚拟的女神/她让稻谷饱满,让四季分明/她低头挥手之间,万物生”,将母亲比作成熟庄稼,凸显其勤劳与对家庭的奉献。 “母亲已无昼夜交替/她不知道,秋天在她松弛的眼睑上结满了秋霜”,诗句中时间刻度双向回溯,在母亲衰竭的眼睑褶皱里发现整个季节的痕迹,将乡土诗中的母爱符号升华至极致。 “老许,我们回家吧/像是天使坠落的声音”,母亲的话语在此并非悲伤载体,而是化作另一种母性声音,被儿女在回廊中聆听。“天使坠落声”将生命哀歌抒写为宗教救赎。 “雪白的梨花/风吹,即落/如不谙世事的少年”,这是超越界限的生命共感。花瓣飘落与少年懵懂并置,形成复调共鸣。在此场域中,母亲与死亡达成微妙和解,白发成为生命流转的见证者。 或许因女性诗人的天性,字里行间自然流淌着母性光辉。倾注母爱的诗篇占据诗集大半篇幅,其余诗作似都为衬托这母爱之光。读到此处,我终于有话可说。 这些饱含深情的诗句,每首都暗藏着通往生命原乡的隐秘路径。当我们聚焦那些氤氲母性光辉的诗行,会发现许之格的母爱叙事早已突破传统抒情范式,在时空交错中建构起立体的诗学图景——自然意象中的母亲,时空折叠中的母爱,诗意书写的独特性…… 读到“油菜花开时/娘站在田埂上/她笑眯眯地看着每一朵花/都像她顽皮的儿女在玩耍……”时,我想说,许之格在《花间集》中以植物的沉默语法,将母亲缝入万物生长的经纬,用一场盛开来表达怀念。 读完《花间集》,我还有意外收获——不再被DeepSeek所震慑。 诗缘情,诗言志,诗无邪。我们为何写诗?为的是书写那个独特的“我”。我的经历成就了我,而AI永远无法写出这个“我”。我为自己而写,不可替代。“所有集体创作终将被AI替代。”诗歌如镜,为灵魂留下印证。比如许之格独具个性的母爱叙事。 有时觉得,做一个诗人真好。即便籍籍无名,甚至渺小,都有其价值——我手写我心。若我的独特性出现在AI中,那肯定是AI抄袭了我。 如此想来,我们何其有幸,生命如此精彩。自农耕时代起,人类一眼千年。在这浩瀚而短暂的存在中,做个忠实的记录者也很好。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写作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