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8 版:小记者会园地·乡村走笔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米考伯主义”与面对人生困境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1月02日    来源:皖西日报

  吴泽红

  上到《大卫科波菲尔》课文时候,面对高二的学生,我与孩子们交流探讨“米考伯主义”对我们面对人生困境的启发,讨论很激烈,绝大多数孩子谈到了乐观和善良。可我还想跟孩子们说说每个人都逃脱不了的情感困境和思想困境。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一生都无法治愈。当说到“我从来不曾见过这对双胞胎同时离开过米考伯太太”时,大家不由想到从小就被遗弃的大卫或自己;当说到米考伯太太因为先生的困难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那双通红的眼睛时,有的谈到恋爱脑母亲克拉拉引狼入室,最后家产被霸占抑郁而死的悲哀,有的谈起“贫贱夫妻百事哀”,还有的从理性的高度分析当下的结婚率和离婚率……
  在情感困境突围这个问题上,我分明看到有几个孩子始终没有抬头,还有几个孩子眼中明显有泪光。在情感的世界里我们何尝不是需要成长的孩子?不管是浪漫的恋爱,还是一团乱麻的婚姻,爱和责任是我们必须要留给孩子的。反观当下教育面临的问题,根源到底是学校和老师,还是家庭?面对留守或离异家庭的问题孩子,我总是心疼而无奈。我只能告诉孩子们,如果你的童年是不幸的,那请你相信身边一定会有如父如母亦如友的米考伯夫妇带你走出孤独。如果你的童年是幸福的,请记住幸福中的自己,在未来的人生里担负起责任,让爱延续!
  小童工大卫似乎应该融入到比货行里,与粉白土豆做朋友,与沿街的失学儿童、孤儿交谈。这一切看起来更符合大卫当时的境况,可在现实与理想里挣扎的大卫又不可以。应该怎么样?不可以怎么样?仿佛存在我们每个人的思想世界里。一个10岁的小孤儿没有忘记他的志向:要成为一个有学问有名望的人。这让我想到一句民间俗语: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才有了下一章的决计出逃,小大卫不甘于沉沦,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战胜了种种困难,最后成为一名作家。我想在思想的困境里,我们要做的就是初心不改。
  即使深陷沟渠,也要仰望星空。需要成长的小大卫和来不及成长就离世的克拉拉,还有米考伯夫妇,乃至整个社会,让这部小说有了超越民族、超越时代的意义。这就是经典的价值魅力。
  或许今天我的学生读懂的只是“没有远虑,幻想走运的乐天派”,但若干年以后他们与他们的孩子共读经典时,关于成长的触动会更深吧。阅读与体验一直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我对语文学习的理解很简单:读懂他人+反思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