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年 |
|
月 |
|
|
携手“乙”起,迈向无肝炎的未来
皖西日报
作者:郭婷
新闻 时间:2024年12月14日 来源:皖西日报
每年的世界肝炎日提醒我们关注一个至关重要却常被忽视的健康话题——乙肝。这种影响全球数亿人的疾病正在逐步成为人类健康战线上可以战胜的敌人,但前提是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了解乙肝、科学防治,共同迈向无肝炎的未来。 全球现状: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约有2.54亿乙肝病毒(HBV)慢性感染者,而每年因乙肝相关并发症(如肝硬化、肝癌)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130万人。乙肝在全球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不安全的性行为。在中国,乙肝的患病率一度较高,但近年来通过疫苗接种和公共健康政策的实施,新增感染率显著下降。然而,截至2022年底,慢性乙肝感染者中只有13%被确诊,3%接受了抗病毒治疗,很多人尚未接受规范的治疗或管理。 乙肝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 乙肝病毒的危害性不仅体现在急性感染时的症状,还在于它对慢性患者的长期威胁。慢性乙肝可能导致肝细胞炎症和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根据《柳叶刀》发表的一项研究,慢性乙肝患者发展为肝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100倍。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感染者在疾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容易忽视定期检查的重要性。 但并不是所有的乙肝病毒感染者都会发展为严重疾病。医学研究表明,通过规范治疗和健康管理,大多数乙肝感染者可以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甚至完全避免肝病的发展。 乙肝并不可怕:疫苗与科学治疗是关键 乙肝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自1982年乙肝疫苗问世以来,它已被证明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之一。数据显示,三剂乙肝疫苗的保护效力可达95%以上,并且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可持续20年以上。中国自1992年起将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新生儿进行免费接种,这一政策极大地降低了新生儿乙肝感染率。 对于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来说,科学的抗病毒治疗和定期监测是管理疾病的核心。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乙肝并不需要“一刀切”式的治疗,患者需根据病毒活跃情况、肝功能状态和疾病进展情况,与专业医生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消除乙肝:我们需要共同努力 消除乙肝不仅需要医学界的研究突破,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1.消除偏见,科学认知:很多人因为误解而对乙肝患者产生歧视,甚至在就业和教育上设置障碍。事实上,乙肝通过日常接触(如握手、共餐)并不会传播。只有消除这些偏见,才能让更多患者愿意公开病情,接受科学治疗。 2.定期体检,早诊早治:目前,乙肝的早期筛查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和肝功能检查。如果发现感染乙肝病毒,不必惊慌,而是要积极与医生沟通,确认是否需要治疗。 3.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无论是否感染乙肝,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都能有效保护肝脏。例如,避免过度饮酒、合理饮食、保持适量运动等。 你可以做什么?从今天开始行动! 1.了解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确认自己和家人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如果没有,请尽快安排接种,尤其是新生儿和高危人群。 2.每年体检一次:将肝功能检测和乙肝筛查纳入体检项目,确保早发现、早干预。 3.传播正确的健康知识:告诉朋友和家人乙肝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让更多人消除对乙肝的误解和恐惧。 4.参与公益活动:支持与乙肝相关的公益项目,例如疫苗推广或患者援助计划,为消除肝炎贡献一份力量。 展望未来:无肝炎的世界指日可待 我们距离“无肝炎的未来”并不遥远。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意识的提升和公共政策的支持,正在为消除乙肝创造越来越有利的条件。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这场健康战役中的一员,从了解乙肝开始,用行动守护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 因此,从今天起,关爱自己的肝脏健康,完成疫苗接种、定期检查,并把科学知识分享出去。我们期待与每一位读者携手“乙”起,共同迈向无肝炎的未来! (六安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 郭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