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8 版:特别推介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从“我有我的深蓝”到“如果看到海”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8月22日    来源:皖西日报


  雅歌

  认识王太贵有些年月了。印象中,他一直是个腼腆的人,为人特别低调、谦和。去年,喜闻他参加了诗刊社的青春诗会,于是有了这本诗集《青瓦之上》。细细捧读之余,不得不佩服王太贵的才情和诗情。多年来,他一直深耕在文学领域,勤勉刻苦,笔耕不辍,创作了一首又一首动人的诗篇。可以说,“青春诗会”的光环实至名归。
  首先,王太贵的诗歌在形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诗人非常注重语言的自然、流畅与内心情感的抒发。意象纷呈,带来阅读的快感。他在《桃核记》中写道:在桃核里划船,得剥去夏天的湖水/我看见落日,渐渐坠入远山的额头/灰色天空下,雨中掉落的山果/似明灭的灯芯,照亮独坐中的甲虫……诗人用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内涵渐次丰富,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在主题内容上,诗人通过描绘生活的点滴细节,表达对生命意义、人性本质的深层次探索。这种深入人心的抒写,使得他的诗歌成为时代、生活最生动的精神记录。它不仅仅停留在描述现象,更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挖掘那些潜藏在日常生活背后的普遍情感与存在的困境。《我有我的深蓝》《过故人庄》《从理发店到铁矿场》等恰好佐证了这一点。
  语言的精炼与深刻也是王太贵诗歌的一大特色。诗人善于用极其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与深邃的思想。这种语言的精炼,不仅体现了诗人高超的遣词造句方法,也使得诗歌的魅力大增。每一个词句都充满力量,每一首诗都能在极短的篇幅内展示出广阔的视野和深远的思考。“天气晴好,我的兄弟从淤泥中踩踏出/一条登山的捷径。”诗集中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从小处落笔,于开阔处生发,言尽意无穷。
  王太贵的诗歌以其形式上的自由创新、主题上的深度探索、语言上的精炼深刻以及审美上的多元化,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思想深度。它不仅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抒发,更是时代精神的反映与个体心灵的抚慰。作为一个曾经也写诗的人,读完诗人的《青瓦之上》,我重新认识了王太贵。多年的诗写,早就淬炼了他强大的内核,以无限接纳的胸襟,永无止境的探求,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文学之路。我很惭愧,拙劣的文字难以描摹其诗歌的美好一二,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因为读他的诗而重新爱上诗歌,重新爱上写诗。
  “卖花人老了,坐在藤条椅上打盹
  他面前是一堆形态不一的空花盆
  空花盆有大有小,有陶瓷的有塑料的
  空花盆看上去,比装花的时候更好看”
  是啊,我们在过着多少种生活,生活就有多少种答案。写诗和写诗的人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