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九州纵览·卫生科普天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脑瘤放疗后康复护理新视角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7月25日    来源:皖西日报

  脑部肿瘤放疗是治疗脑部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放射线的高能量破坏肿瘤细胞的DNA,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然而,放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能对周围的正常脑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引发一系列的副作用。因此,脑瘤放疗后的日常照护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患者减轻放疗带来的不适,促进身体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放疗后,患者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首先,由于放疗对脑组织的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脑水肿、颅内高压等情况,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其次,放疗还可能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问题。此外,放疗对头皮和皮肤的刺激也会导致脱发、放疗区域皮肤可能会出现红斑、干燥、脱皮,甚至水泡和渗出。这些症状通常在放疗后的几周内出现,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放疗还可能会导致口腔黏膜红肿、溃疡,伴随疼痛和吞咽困难,唾液腺功能也可能受损,引起口干,影响患者的饮食和交流。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这可能与放疗对胃肠道的刺激有关。还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膜穿孔等耳毒性反应。
  放疗后的皮肤较为敏感,易出现红肿、瘙痒、脱皮等症状。因此,患者应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照射区域的皮肤避免阳光直射,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浴用品。在放疗期间,应避免在照射区域使用任何未经医生许可的药物或护肤品。口腔问题是脑瘤放疗后的常见副作用之一,患者应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柔软的牙刷,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进食后及时漱口,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碱性漱口水清洁口腔,避免辛辣、酸性和过热的食物,以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如果出现口腔黏膜炎,可以使用西帕依固龈液、康复新液等含漱,促进口腔黏膜修复。此外,患者可以多饮水或使用人工唾液来缓解口干症状,保持口腔湿润。定期使用含氟牙膏和漱口水,预防龋齿和口腔感染。放疗后患者的消化系统可能会受到影响,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进食油腻、辛辣、难以消化的食物。患者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避免一次进食过多食物。在放疗期间,患者应在放疗半小时后进食,以减轻胃肠道反应。
  脑瘤放疗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心理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倾听、陪伴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此外,患者可以参加一些心理辅导或支持小组活动,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和感受,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和鼓励。放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活动不便、肌肉萎缩等问题,因此,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患者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主动和被动的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此外,患者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如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以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放疗后的患者身体较为虚弱,容易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应注意安全防护,防止意外发生,尤其是患者应注意保护头部,避免头部受到撞击或碰撞,以免加重病情。放疗后的患者还需要进行定期的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和身体的恢复情况。同时,患者也应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头痛、呕吐、视物不清、抽搐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脑瘤放疗后的日常照护是一个全面而细致的过程,涉及到身体、心理、饮食、安全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照护,可以帮助患者减轻放疗带来的不适,促进身体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共同面对疾病,为重启智慧之门而努力。
(六安市中医院肿瘤放疗科一病区 徐恭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