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8 版:茶文化·岁月留痕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晒” 菜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来源:皖西日报

  付杰

  早晨在菜园拔草时,发现上周播下的丝瓜种子出苗了!拍下一组照片,精选了三张发到朋友圈,引来一片点赞和评论。
  有人说:这菜园地有点干;有人说:精心浇灌的结果;也有人说:种子渴了,出来找水喝;还有人说:一棵两棵三棵,棵棵都是生命的力量。但等丝瓜爬满架,都去付家摘丝瓜……
  是的,今年春天确实太旱了!我在田里种的大半亩豌豆和蚕豆,开花很好看,豆荚却结得不多。在菜地的小麦和油菜,今年减产已成定局。眼看到了育秧时节,很多水稻田因水利设施损毁缺水灌溉,只好改种旱地作物,种上玉米、黄豆或芝麻了,有的干脆栽上茶树苗或桑树苗。菜园地里移栽的辣椒、茄子、西红柿秧苗都在人工润水中挣扎。
  播下的豇豆、梅豆、黄瓜、南瓜种子很少出苗,能破土出芽的几窝丝瓜让我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地拍照发圈,把喜悦之情传递给我的农友们。朋友调侃我说:“你就爱‘晒’菜!”
  我的确喜欢在朋友圈“晒”,尤其是老家的特色食材,诸如手工挂面、有机蔬菜、新鲜的竹笋、散放的老牛、土鸡土鸭黑毛猪……
  我爱种菜,胜于养花。“花”而不实,种菜却有实实在在的成就感。种菜之余,观察蔬菜成长,记录绿色美景,品尝佳肴美味,学习美食厨艺,何乐不为呢?
  前年夏天,我在朋友圈晒出题为“八十二岁老母亲的菜园子”的九宫格,没曾想好评如潮,纷纷夸赞母亲的身体健康和农艺精致。我把朋友们的评语念给母亲听,她一边开心大笑,一边谦虚表态继续努力。
  正月里,我曾以“改善生活”为名,晒出两张红辣椒炒腌豇豆和萝卜干的图片,招致很多朋友“红眼”:有人“看着就好有食欲”,有人“隔着屏幕流哈喇子”,有人建议“早餐配个蛋炒饭”……其实编发那两张照片时,思绪已经穿越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我从初中、高中到大学的十年求学时段,当然最难忘的还是1979年到1982年的初中时光。
  我初中在金寨县古碑中学,那时候物质匮乏,家庭困难,没钱买零食,也买不到零食。绝大多数同学周日回家返校时带一大搪瓷缸咸菜,以腌腊菜(雪里蕻)、腌萝卜、腌豇豆、腌菜杆、腌大蒜为主,都没什么油,咸得齁人,家境好一点的同学除了带菜之外,还能带一手巾帕子炒熟的加盐或者加糖的锅巴面,作为晚自习后的夜宵。
  有几件事,记忆犹新。
  一是“偷红芋”。初三那年冬天,晚自习回到“大通铺”宿舍,饿得难受的同学们集体作案,拧断后窗棂子,翻窗爬到后山的红芋窖子里,接力偷出三脸盆的红芋。第二天晚自习回到宿舍,大家都惊呆了,大通铺上少了十几床被子。报告班主任后,他现场查勘的判断是我们做坏事了。结果是选出几个代表去老乡家赔礼道歉。老乡通情达理,不仅送还了被子,还另外送给我们两脸盆红芋:“我知道你们饿肚子。你们跟我家孩子一般大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你们把我的窖子门打开了不关严实,一窖子红芋都会冻坏的!”从此之后,我们不好意思再去偷红芋了。
  二是“吃霉菜”。那时候的中考要先预考,等到中考,天气已经很热了。临近中考,班上一位同学的咸菜缸子里开始“长毛”。用开水淘洗后吃了,依旧没有逃脱食物中毒的魔掌,幸亏送医及时,有惊无险。这位同学真的应验了“寒门出贵子,逆境出人才”那句话,他现在已经成为四级法官。如今,他的女儿学有所成,成为父母的骄傲、同龄人的榜样。
  三是“卖柴禾”。1981年的冬天,快十四岁的我在上初三。当时学校食堂向社会大量收购木柴,一百斤一元钱。家在学校附近的同班同学,邀我周日一起去乌鸡河那边砍柴卖给学校。周六晚上住在他家,三个同学挤在一张垫着凉席的木床上,第二天早晨带着同学母亲帮我们摊的“懒馍馍”麦面饼,夹着腌豇豆,用手帕包着当作午餐。下午下山卖完柴禾,已经日落西山。不记得卖过多少次柴禾,只记得最重的一次是一百零八斤,卖了一块零八分钱。
  2013年冬天,女儿大学一年级放寒假回来,我带她去古碑中学边那个初中同学家,诉说往事,希望她能珍惜当下生活里的点点滴滴。遥望学校东边那座高山,告诉她那座山脊叫石路岭,山那边有蜡烛尖、鸡冠石,山脚有条河叫乌鸡河,河边有个老油坊,河里有一条“石船”,当地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乌鸡叫,蜡烛照,石船走,猫儿跳,油榨吼,龙露角,洪水猛,民嚎啕……
  如今西淠河上游的乌鸡河已经成为生态河,乌鸡河中游前年建成的中河水库成为服务“一镇两乡”的古碑自来水厂的供水水源,结束了过去城乡几万居民使用小水井“天干水生锈,暴雨水成浆”的困境,就像现在的中小学生早已告别“一瓷缸咸菜吃一周”的历史,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已经成为“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和“阳光工程”。
  抚今追昔,忆苦思甜。苦尽甜来,浮想联翩。
  所以说,我“晒”菜,“晒”的不仅是美食,还有“菜”里的故事,更有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