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九州纵览·卫生科普天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如何识别并预防肾脏疾病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1月02日    来源:皖西日报

  肾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然而,肾脏疾病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识别肾脏疾病的早期信号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保护肾脏健康、防止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肾脏疾病的早期信号
  1.尿液异常:尿液异常是肾脏疾病最常见的早期信号之一。正常尿液呈淡黄色,若尿液颜色加深,呈现浓茶色、酱油色或红色,可能是血尿或血红蛋白尿,提示肾脏出血或损伤。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会形成大量泡沫,长时间不消散,称为蛋白尿,是肾脏病的重要指征。夜尿增多,或全天尿量突然减少,也可能表明肾脏浓缩或排泄功能受损。
  2.身体水肿:肾脏在调节体内水分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功能受损时可能导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眼睑、脚踝、腿部等部位的水肿。这种水肿通常在早晨最为明显,是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
  3.腰部疼痛:肾脏位于腰部两侧,肾脏疾病可能引起腰部疼痛。疼痛性质可能因病因而异,如肾结石引起的疼痛可能呈阵发性、剧烈;而慢性肾脏病可能表现为钝痛或隐痛。腰部疼痛若持续存在,应结合其他症状,考虑肾脏疾病的可能性。
  4.乏力与高血压:肾脏病早期,由于肾脏功能下降,导致体内代谢废物和毒素堆积,可能引起全身乏力、精神不振。同时,肾脏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肾脏病可能导致高血压,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悸等症状。乏力与高血压是肾脏病常见的早期症状,应引起高度重视。
  5.食欲不振与恶心呕吐:肾脏病早期,由于体内代谢废物和毒素堆积,以及电解质紊乱,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导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食欲不振不仅影响营养摄入,还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6.贫血:肾脏通常能够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如果该脏器处于异常状态,可能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进而诱发贫血。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
  7.皮肤瘙痒:肾脏问题可导致体内毒素累积,可能引起皮肤瘙痒。
  二、肾脏疾病的预防
  1.健康饮食:改善不良的饮食结构,避免过多摄入高油、高脂的食物,如肥肉和油条等,同时减少钠盐的摄入,避免加重肾脏的负担。建议多摄入高纤维、低脂肪、低盐和低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和健康蛋白质来源,如鱼、豆类和禽类。喝足够的水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结石和尿道感染的风险。建议每天饮水量约2升。
  2.调整作息:长期不良的作息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应做到早睡早起,避免长时间熬夜。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休息时间,保持规律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做到劳逸结合。
  3.适当运动:长期不运动会影响肾脏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应适当进行运动,提高全身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肾脏的血液供应。可以通过跑步、打羽毛球等方式进行锻炼。
  4.避免滥用药物:不要自己盲目滥用药物,避免对肾脏造成损伤,尤其是有肾毒性的药物,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剂量。
  5.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检测肾脏健康状况的关键。通过血液和尿液检测,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肾脏问题。对于有肾脏疾病家族史的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6.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应及早发现并积极治疗这些疾病,以减少肾脏损伤的风险。
  三、肾脏疾病的护理
  1.居住环境:为肾病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且空气清新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2.情志调护: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肾病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紧张、恼怒、恐惧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患者应尽量避免这些刺激。同时,家人和社会也应该给予患者必要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密切观察: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主诉症状以及二便情况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这些观察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血压、心率、呼吸、尿量、颜色和频率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
  肾脏疾病早期信号虽不明显,但关注尿液异常、水肿、腰部疼痛、乏力、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状,及时就医可控制病情。通过健康饮食、调整作息、适当运动、避免滥用药物、定期体检及积极治疗慢性疾病等措施,可降低肾脏疾病风险。肾脏健康重要,需共同关注,守护肾脏。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肾脏内科 汤仁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