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卫生保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超声胃镜:消化道的“勘探神器”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12月03日    来源:皖西日报

  老王刚在医院做完胃镜,发现胃体有个“黏膜下隆起”,医生建议做一个超声胃镜来明确这个黏膜下隆起是什么性质的。老王心里有点困惑,刚做完胃镜,为什么还要再做一个超声胃镜?超声胃镜又是个啥?
  普通胃镜和超声胃镜的区别:它们的操作方法是相同的,都是经过口腔进入食管、胃腔、十二指肠来进行检查是否存在病变的方法,但是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普通胃镜只能看到消化道最表面的一层黏膜层,可以诊断绝大多数常见的胃病,如胃炎、胃溃疡、胃癌等。有时做胃镜会看到胃或食管有一个黏膜下隆起,这个隆起的表面黏膜是正常的,触碰它也可以活动,普通胃镜下是无法判断黏膜下隆起的包块是什么。这时候超声内镜就可以用一双“透视眼”洞察藏在黏膜下的隆起。
  什么是超声胃镜?超声内镜是将内镜和超声结合起来的消化道检查。超声胃镜又分为两种,一种叫“小探头”,另一种叫“大探头”。小探头超声胃镜是一根超细的探头,从普通胃镜的活检孔进入胃内,头端装有超声探头,透过胃壁对黏膜下的组织结构进行探查。整个操作过程类似普通胃镜,时间上要长于普通胃镜,过程中医生会向你的胃内注入温开水来更好地观察。“小探头”常规用来探查食管、胃、十二指肠的黏膜下病变,因为探头较小,探查的范围也有限,如果病变超出了它的范围,这个时候“大探头”就要出马了,它是一根完全不同于普通胃镜的全新内镜,它的直径要大于普通胃镜,视角与普通胃镜也不同,操作难度也大于普通胃镜,对医生的要求更高。大探头超声胃镜不仅仅是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下的病变可以观察清楚,与上消化道相邻器官的结构也可以一一探查,包括纵膈、胰腺、胆道、肝脏、脾脏、肾上腺、腹腔大血管等等都可以进行探查。它还可以介入治疗,通过一根穿刺针,我们可以对黏膜下病变、胆胰占位进行穿刺,明确病变性质,以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另外对于一些胆道梗阻、消化道梗阻的患者,超声胃镜下穿刺引流、支架置入也提供了另一种解决途径。
  什么情况需要进行超声内镜检查?检查适应证:①消化道黏膜下肿物,判断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起源、大小、性质及与壁外脏器、血管的关系等。②消化道肿瘤,判断肿瘤浸润深度、有无周围淋巴结转移及邻近器官侵犯。③胆道结石及肿瘤,超声内镜可紧贴胃壁或十二指肠壁进行扫描,可清晰地显示胆管全长及胆囊。④胰腺肿瘤,超声内镜可清晰的显示全部胰腺的实质结构和胰管的细小改变,发现胰腺肿块后可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获得病理组织,明确诊断。⑤纵膈病变,通过经食道的超声内镜进行纵膈扫查,观察病变回声情况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对病灶部位进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送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⑥盆腔及直肠周围疾病的诊断。⑦超声引导下微创治疗胰腺假性囊肿及脓肿可以在超声内镜引导下放置引流管、支架进行内引流;对于胆道梗阻者,通过穿刺扩张的肝内外胆管,借助支架建立胆管与消化道之间的通道,从而解决梗阻等。
  做超声胃镜需要做哪些准备呢?①空腹准备,检查前一天晚餐易消化食物,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②如果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或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检查当日早晨仍按常规服用降压药物。糖尿病患者检查当日停止服用降血糖药及注射胰岛素等。③特殊药物需停止服用,如抗凝药及抗血小板等血液稀释剂(如阿司匹林、华法林、氯吡格雷、肝素等)。如果在检查期间进行细针穿刺,会增加出血风险,检查前需停药5—7天。④当日带既往胃镜单及相关检查报告,家属陪同即可。
  看了介绍,是不是觉得超声胃镜也没有那么可怕,它只是一种检查手段,而且用途广泛、发展迅速。相信超声胃镜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六安市人民医院 汪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