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5 版:教育园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校园里的红色精神“加油站”

本报记者 单姗/文 袁洁/图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10月10日    来源:皖西日报



  国庆前夕,皖西中学校园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成开放,师生在基地开展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一系列红色教育活动,厚植爱国情怀。
  “六安红色人物”“大别山精神”“淠史杭精神”“长征路线图”……在校园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一组组珍贵的历史照片,让同学们直观地了解革命先烈的奋斗历程。这个校园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面积不大,布局紧凑,被师生们亲切地喻为红色精神“加油站”。
  这也是皖西中学红色文化教育课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11月,皖西中学教科室组织教师联名申报市级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并获通过,该项目名称是《厚植六安绿色振兴赶超发展的红色根基——活化利用六安红色资源进校园实践研究》,学校12名中青年优秀教师组成课题团队。课题组通过整合红色资源、构建红色教育体系、建设红色教育基地、组织红色主题活动、开展党史教育和培训等形式,活化并利用本市红色教育资源进校园、入课堂,培养青少年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报家乡的情怀。
  据悉,皖西中学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红色教育和“大思政”课程建设要求,主动创建、申报红色文化教育课题,并充分利用校园场地资源,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在重要节点广泛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比如国旗下讲话、主题征文、手抄报、书籍展读、红色故事演讲等,再现红色人物、史实、事件,让学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发向革命先辈学习、赓续红色血脉的崇高理想,让红色基因“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传得远”,让红色成为学校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