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 版:副 刊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诗经》里的女子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8月22日    来源:皖西日报

  岳勇

  近几年,《诗经》大火,虽为古文,却不生涩,读起来朗朗上口,品起来余韵袅袅,许多人还热衷用《诗经》里的字句来给女孩起名字:采薇,静嘉,雅南,馨宁……这样的名字不但带有一种古朴典雅的文化韵味,而且还能够赋予孩子美好的寓意和祝福。
  《诗经》离我们很远,西周距今有2700多年了;《诗经》又距我们很近,诗词歌赋中的音容笑貌、喜怒哀乐跟我们今天一样的鲜活,特别是女子的形象犹如一幅幅细腻的画卷,或婉约秀丽,或贤淑端庄,或才貌双全,她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穿梭于经典的字里行间,荡气回肠,并在后世中得以传承。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样一位女孩,她出自《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一个美丽知性的女孩形象跃然纸上:一个娴静的女孩,在约会时故意躲藏起来,搞得男孩的心情七上八下。当她蹑手蹑脚地跳到男孩跟前,嫣然一笑,送上鲜红的红笔管时,男孩被她瞬间融化了。由此想起了在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上,有个才貌双全16岁女孩叫武亦姝,一举夺得总冠军,尤其在“飞花令”对诗阶段,表现的从容淡定而走红,这个女孩虽没倾城之貌,确有窈窕之身,处处显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据说,得总冠军直接就被清华录取了,后来才知道,人家高考考了613分,满分是660分,考到清华妥妥地靠的是综合实力。
  《召南·采蘩》描写了这样的女子:美丽的姑娘去哪儿采白蒿?去那洲池、山涧旁,采来的白蒿要用于公侯的祭祀、庙堂。尽管早晚忙在公庙之中,但是你的装饰还是那么庄重得体,直到累得发饰舒散,精疲力尽,才能回家。
  千百年来,勤劳善良通达是中华女子融在骨子里的基因。2020年,一位视频博主在安徽某城街头采访到一位外卖女孩,她的身上总是背着一个小孩。她就是一个单亲妈妈外卖员陈嘉欣。丈夫因车祸去世,婆家的排斥,娘家的冷漠,小孩还不到一周岁,面对如此的境遇,这个来自农村的女孩没有抱怨,没有退缩,她拒绝了好心人的捐助,用直面苦难的勇气和乐观选择了在城里跑外卖,问到她为什么会送外卖,她回答十分朴实,可以挣钱,还可以带孩子。她把孩子绑在胸前,一单一单作业。在被问到:如果电梯还好,步梯怎么办?陈嘉欣的回答毫不犹豫,年轻人不爬楼梯谁爬?如今,通过努力,她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她的抖音粉丝已达到231.6万,她的抖音签名是这样写道:吞下了委屈喂大了格局,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
  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在历史的长河中,上苍总会眷顾一些别样的女子,不但赋予她们美貌,而且还赋予她们才智。在《卫风·硕人》里有这样一段对齐庄公的女儿庄姜的描述,仿佛是七幅纤微的工笔画:她的手就像柔软的小草,肤色就像那凝结的玉脂。她的脖颈修长,牙齿整齐,丰满的前额,弯弯的眉毛,嫣然一笑动人心,秋波一转摄人魂。庄姜的美丽和才智在《左传·隐公三年》和《列女传·齐女傅母》中都有记载,据考证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诗经》里的名篇《燕燕》就是她所写。美貌和智慧虽然是老天爷给的,但它只有服务于社会,才能体现其价值。
  今天,当我们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看到城门上庄严肃穆的国徽时,就会想到她的设计者民国美女林徽因。她是我国古代建筑学的泰斗,当接到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任务时,她刚做完大手术,身体极为虚弱。她不能坐着,她就靠着枕头在床头凝思苦想,想到一个细节,就在床上画一笔,就这样,历经四个月,四易其稿,最终通过了周总理的亲自审定。熠熠生辉的国徽,见证着伟大时代的辉煌,也是林徽因这位才女一生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