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5 版:霍山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从“又盼又怕”到“事事回音”

——霍山城东社区的群聊治理密码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来源:皖西日报

  在霍山县衡山镇城东社区,小区居民群曾是个让人又盼又怕的地方——居民盼的是诉求能得到回应,怕的是石沉大海;社区盼的是问题能解决,怕的是回应后不了了之。如今,这个拥有46个居民组和36个住宅小区的社区,通过“一响就应”的快速响应、“响在明处”的透明机制、“未响先治”的前瞻治理,让3.5万名居民的日常诉求转化成了社区治理的实际成效。
“一响就应”,诉求响应不拖延
  当天上午8时30分,龙璟台小区的居民群里,一条“广场游乐设施松动”的消息刚刚发出。10分钟后,物业维修人员抵达现场;半小时内,网格员就将维修照片和视频上传至群内。
  这样的高效响应,源于社区推行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将辖区划分为39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并依托“智慧衡山”平台实现居民信息的动态更新。“我们建立了‘网格负责制’,网格员对其分管网格内的群众诉求要做到快速响应。”社区分管物业的潘主任介绍。
“响在明处”,工作进展全公开
  翻开各个小区居民微信群,网格员发布的事项进度表格外醒目,健身器材安装进展、防盗窗维修完成、快递柜投入使用……每项工作都配有现场图片和详细说明。最近,“明盛石料厂油污整改记”正在实时更新:机械维修油污直排路下河沟,影响老皇寺村民组12户虾稻共养户。网格员不仅实时上传环保执法照片,还附上整改方案进度表——“今日完成隔油池建设”“明日安装排污管道”……每条更新都收获居民点赞。
  “我们坚持‘响在明处’原则,让居民看得见进度、摸得着结果。”城东社区党总支书记王胜表示,即便是需要多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也会定期在群里通报进展。
“未响先治”,问题预判早治理
  每周工作例会上,工作人员都会系统梳理小区居民微信群聊记录、12345热线数据,建立问题预警清单。通过对居民反映的共性诉求进行分析,社区提前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并快速付诸实施。
  近期分析显示,去年在同心小区安装的电动车充电桩普遍存在接触不良、功率不足、无故断电等问题,成为潜在投诉热点。于是,社区工作人员主动联系设备维护相关公司,安排全面检查维修。通过“未响先治”的前置化治理,让问题在爆发前就得到解决。社区投诉量大幅下降,居民满意度持续提升。
  在数字化浪潮中,城东社区将小小的社区微信群变成了基层治理的大舞台。当每个声音都被倾听,每件小事都被重视,“响应之道”便成为了连接社区与居民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