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九州纵览·专栏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党建引领促分类 绿色生活共创建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7月26日    来源:皖西日报


  本报讯(王超)“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却是关乎民生的大事,更是我们党员践行初心的‘试金石’。”在每月一次社区党员大会上,党支部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7月以来,金安区清水河街道北苑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推动小区环境治理的“关键课题”,通过党员带头、入户宣讲、全民参与,让绿色环保理念扎根街巷邻里。
党员先行,筑牢分类“红色堡垒”
  社区党总支把垃圾分类纳入每月党员日常学习重要内容,通过党员大会、主题党日等载体,系统讲解分类标准、政策要求和环保意义。“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旧报纸要投进可回收物箱,这些不仅要记牢,更要带头做。”老党员赵爷爷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分类要点。社区还组建了“老党员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20余名党员参与,手把手教居民区分类别。党员李师傅的“分类顺口溜”在小区传开:“玻璃塑料可回收,剩菜果皮放绿桶,电池灯管有害物,其他垃圾全收走”,简单好记的口诀让居民快速掌握分类技巧。
入户宣讲,织密全民参与网络
  “张大姐,这是分类指南,您看菜叶、果皮要放进厨余垃圾桶……”傍晚时分,社区志愿者带着宣传册敲开居民家门。为让分类知识走进千家万户,社区将垃圾分类宣传与入户走访相结合,在为居民解决实际生活难题的同时为他们普及垃圾分类知识,针对辖区老年居民、租房群体等不同对象,用方言解读、案例分析等方式精准宣讲。居民刘先生感慨:“以前总嫌麻烦,志愿者们一次次上门耐心讲,现在全家都养成了分类习惯。”
常态长效,绘就绿色宜居画卷
  如今的北苑社区,垃圾桶旁少了乱投的乱象,多了自觉分类的身影;楼道里少了堆积的杂物,多了开展“垃圾分类”的身影。在党建引领下,垃圾分类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社区环境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下一步,北苑社区将推动党员志愿服务与积分奖励制度结合,让分类工作更有活力。同时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红色力量”激活绿色发展动能,让垃圾分类成为社区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