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亮了标牌 安了民心

本报记者 沈贤中 王倩 通讯员 杨盼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7月26日    来源:皖西日报

  “以前过这个岔路口心里直打鼓,树杈子挡着牌子看不清,哪边来车都不知道。现在好了,牌子新崭崭的,位置也调高了,老远就看得明明白白!”看着路口新竖立起来的醒目警示标牌,霍山县太阳乡金竹坪村的李大爷舒心地笑了。这处曾经让村民提心吊胆的隐患路口,如今成了市交通局推进县乡村道路口警示标志标牌专项整治成效的生动缩影。
  李大爷的安心体验,源于一项聚焦“小切口”、守护“大民生”的专项行动。在全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市交通局坚持问题导向,将群众反映强烈的出行安全“痛点”——县乡村道路口警示标志标牌缺失、破损问题,作为检验作风、服务民生的“第一考题”,开展专项整治。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交通局组织各县区交通运输局,联合乡镇、村委力量,对全市县、乡、村道平面交叉路口展开深度排查,紧盯穿村镇路段、学校幼儿园周边、集市附近、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事故易发高风险的“关键路口”,全面排查绿化遮挡标志、标牌缺失破损、道口标柱标线缺失、缺少凸面镜爆闪灯等安全隐患。
  针对发现的问题,市交通局坚持“轻重缓急、分类处置”的原则,科学制定方案,急难优先“清零”。对排查发现的、已完成设计但现状缺失或破损的警示标牌,及双车道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交叉路口未设置安全设施的问题,要求各县区倒排工期,在7月底前完成整治“清零”。
  整治成果的稳固离不开长期有效的管护。为切实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市交通局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长效管护”的共治格局,联合各县区和公安部门强化执法协作与安全宣传,形成齐抓共管强大合力。同时,将安全设施巡查维护融入日常养护体系,明确“路长制”责任、乡村道专管员职责,建立“定期巡查、快速处置、损毁报告、闭环管理”长效机制,确保警示标志标牌“看得清、守得住”,防止问题反弹。
  “牌子亮了,路标清了,心里就踏实了。”村民质朴的话语,道出了最真实的感受。小小标志牌的修复与点亮,不仅疏通了乡村道路的安全“脉络”,更在群众心中树起了政府部门为民服务、务实担当的鲜明“路标”。“市交通局以专项整治为具体抓手,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守护群众脚下安全的实际行动,持续为乡村振兴铺就平安畅通基石。”市交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姚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