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油菜丰产产业兴

本报记者 汪娟 通讯员 解源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来源:皖西日报

  初夏时节,霍山县广袤田野流金溢彩,数万余亩油菜迎来丰收时节。在下符桥镇庙岗集村千亩油菜种植基地内,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轰鸣穿梭,沉甸甸的菜籽如褐色小珍珠源源不断涌入粮仓,奏响着欢快的丰收乐章。
  “今年油菜长势格外好,亩产能达到240斤左右!”庙岗集村村民甘前明穿梭于田间,指挥着收割作业,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甘前明原本是庙岗集村的种粮大户,去年,村里将他流转的300余亩土地进行改造,建成高标准农田,并由村集体租赁发展规模化油菜种植,每亩每年付给甘前明100元租金,仅此一项年收入就达3万多元。不仅如此,村里还聘请他负责农机服务,进行旋耕、收割等作业,每亩能给他带来200多元收入,今年此项甘前明收入达7万多元。
  在庙岗集村,像甘前明这样“租金+劳务”双增收的村民不在少数。村民吴开河算了一笔账:“从播种到收割,我在基地忙活了40多天,每天120元,也有5000多元进账。”据庙岗集村党总支书记赵东介绍,村里通过农田改造,建成1000余亩高标准农田,实现油菜规模化种植。“今年预计总产量超12万斤,按当前市场价估算,总产值可达70多万元。”同时,“村集体+农户”发展模式已带动200余人次就近就业,户均增收超3000元。目前,村里正积极筹建菜籽油加工厂,“将初级农产品加工成精品食用油后,附加值预计能提升30%以上。”
  “去年,全县油菜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亿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平均增收15万元。”霍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近年来,该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油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县已发展油菜种植基地5万余亩。在但家庙镇、与儿街镇等地,油菜花海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赏花经济+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链正逐步形成。下一步,霍山县将推广“订单农业”模式,与大型粮油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力争推动村集体经济年均增长20%以上,让小小油菜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致富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