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殡葬改革不可一“化”了之
皖西日报
作者:罗福骧
新闻 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来源:皖西日报
罗福骧
当下,农村不少地方有这样的“怪象”:逝者遗体火化后,却仍将骨灰入棺,看风水、选坟地、出大殡等土葬旧习仍然延续。这种做法不仅浪费土地资源,更背离了农村殡葬改革的初衷。 这种现象的产生,既与农村殡葬大环境、传统习俗根深蒂固等因素相关,也和农村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严重缺失、规范管理服务跟不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部分地区推进殡葬改革时,往往只强调“火化率”,却忽视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致使逝者家属别无选择,只能让火化后的安葬方式“涛声依旧”。 对逝者家属而言,逝者遗体火化后骨灰的安葬,既是燃眉之急,也是满心愁盼。农村殡葬改革是千家万户关切的民生工程,必须引起各级党组织、政府以及基层自治组织的高度重视,不断推进农村殡葬改革的精细化。 首先,有序推进农村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应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就近建设节地集约型生态公墓和骨灰堂,确保公益性墓地覆盖到位,切实办好人民群众的“身后之事”。同时,拓展农村殡葬改革的“线上”新场景,可尝试开辟“网上吊唁厅”“网络纪念园”等。 其次,真正规范农村殡葬改革事项。注重以可行和可持续的配套政策,引领和激励农村居民形成厚养薄葬和从简治丧全过程的文明节俭新风尚。注重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在实施火葬的同时,鼓励不占或少占土地的生态安葬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土地资源占用。 此外,着力解决农民在殡葬领域的“急难愁盼”。不断提升农村殡葬改革的成效、质量与社会效应,深入推进殡葬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让这项民生工程既顺应时代要求,也温暖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