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5 版:教育园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特教园地绽放“别样红”

本报记者 徐缓/文 陈力/图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1月02日    来源:皖西日报


  中专班学生激情演绎《逐梦》
  11名高年级培智班学生表演《鼓舞青春》
  开展芯片组装实践课
  30名低中高学段培智班孩子表演《童年叮叮当》

  16名低年级培智班学生表演《吉祥娃娃》
  聚精会神做核雕
  “灿烂辉煌的2024年即将向我们告别,充满希望与挑战的2025年正微笑着向我们走来。”2024年12月30日,伴随着美丽的女主持人激情的开场白,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拉开序幕。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支持下,经过全体师生不懈的努力,六安市特殊教育学校取得稳步发展。
  据悉,2024年,该校承办了安徽省市级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工作务虚会议,共谋特殊职业教育发展新篇章;学校被选定为六安市第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场,并获得该运动会最佳赛区奖。多名老师分别获得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每一位老师都倾尽全力,用爱心与耐心为同学们点亮知识的灯塔;每一位同学都勇敢前行,在学习与成长的道路上留下坚实的脚印。
  过去的一年,按照国家职业教育相关文件要求,该校积极与爱心企业开展新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帮助培智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为他们未来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助残日、国庆等期间,学校举办学生作品展、开展集市一条街义卖等活动,向社会展示残疾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市残奥会期间,徐苗苗、刘振汉等同学均取得优异成绩。培智九年级李安琪同学荣获2024年安徽省“新时代好少年”称号。学校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文艺展演精彩纷呈,打鼓《鼓舞青春》、舞蹈《复古迪斯科》、《吉祥娃娃》《你要跳舞吗?》《满怀可爱的童年》《逐梦》《相亲相爱》、手语舞《星星》、打击乐《童年叮叮当》等9个节目,从幼儿到职高的120多名特殊孩子,持续登上舞台,展示他们的才艺,虽然有些稚嫩,有的还稍显呆滞,可是他们展示的是极为特殊的“境界”,登上舞台的本身就是孩子们的成功和老师们几个月的付出。师生的心在此刻汇聚,用才艺与热情,为新的一年奏响华丽的序曲,向充满希望的新年献礼,共同迈向2025年崭新的征程。
  一位观众动情地说:“有幸观看演出,那么多稚嫩或青春的面庞无不令人心疼,他们身后的家长、老师、爱心人士等的付出更是令人动容。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校园墙上的一句话:‘残缺的花朵也会绽放全部的芬芳。’呼唤更多的阳光雨露,滋养花朵,鼓舞园丁,让折翼的翅膀起飞,让残缺的花朵怒放,让这些特别的孩子被更多的人看见,携手共创更光明、更美好、更令人憧憬的未来!”
  据陈中芳校长介绍,六安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93年10月,原名六安市聋哑学校,2006年更名为六安市特殊教育中心,2019年更名为六安市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学段衔接的十五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约160亩,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共有学生418人(包括康复、听障和智障的九年义务教育、职业高中、中专部)。
  学校遵循“康复—教育—培训—就业”为一体的育人模式,教学内容除课程标准内的文化课外,还包含各种康复训练、科学实践、家政服务、园林修剪、盆景制作等职业教育课程,最大限度对残疾人进行文化教育和就业培训;学校办学条件较先进,每个教室都配有触摸一体机,此外还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律动室、美术室、书法室、图书室、图形操作室、感统教室、肢体协调室等现代化的特殊教育功能室;学校功能包含全市特殊教育教学研究、全市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全市残疾人职业培训、全市随班就读指导等。
  六安市特殊教育学校根据《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为我市城区适龄残疾儿童提供入学保障,并为适龄重度残疾学生提供送教上门服务,确保全市适龄残疾学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学校自创办以来,帮助多名毕业生通过集中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形式融入社会,使他们的人生走向正轨,使他们的家庭摆脱了多年的困境,也减轻了政府和社会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