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年 |
|
月 |
|
|
实施金融标准化 助推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标准化实施方案解读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10月10日 来源:皖西日报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有关规定,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关于标准实施工作的要求,扎实推进金融标准实施应用,2024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从十个方面进行了部署,既是推进金融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性原则,也是开展金融标准化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高度重视金融标准化战略意义。标准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是金融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是企业开展法人治理的重要工具。金融机构要将标准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发挥服务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二)不断完善金融机构标准化治理。金融机构要将标准化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在官方网站、年报中公开标准化工作情况。建立健全标准化工作机制和配套制度,明确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职责分工和履职要求,明确标准化工作部门,配备标准化工作人员,培育标准化人才队伍,建立标准化工作内部激励机制。 (三)发挥金融标准化规范引领作用。深化标准化、科技和业务互动融合,发挥标准在安全保障方面的“守底线”作用,在提质增效方面的“聚主线”作用,在创新发展方面的“拉高线”作用,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四)突出金融标准全生命周期实施导向。将标准实施贯通于金融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立项、制定、发布、复审、修订全流程各环节。标准发布后,应及时跟进标准实施效果,监督标准执行情况,积极向金融业标准化主管部门反馈标准实施情况。 (五)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对标达标机制。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设计、投产、运营、退出各环节,通过对标达标助力守正创新和提质增效,有效满足金融消费者对优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更高需求。 (六)有效实施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金融机构应公开金融产品和服务所执行的标准编号和名称。在官方网站、移动金融客户端等首页或二级页面的显著位置及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协议中,进行标准声明公开。 (七)持续做好标准实施评估和信息反馈。拓展标准实施评估的广度和深度,建立健全涵盖行业、区域、领域和重点标准的多层次标准实施评估机制,实现标准研制、实施和信息反馈闭环管理,促进标准持续改进。 (八)积极开展金融标准化争先创优活动。金融机构应积极制定和遴选核心指标处于领先水平的企业标准,争当企业标准“领跑者”。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关规定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积极申报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标准创新型企业、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等项目,创建标准实施典范,树立金融服务质量标杆。 (九)发挥金融标准在重点领域支撑作用。建立并实施统一的数据标准,降低跨部门、跨机构的数据转移处理成本。以标准引导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精细识别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借助标准化简化农村、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等群体服务流程。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助力金融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强化全球法人识别码等先进适用的金融国际标准转化应用,助力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十)常态化开展金融标准化宣传与推介。金融机构应结合世界标准日、全国“质量月”、金融知识普及月、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开展金融标准宣传,推动金融标准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