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府院联动”破困局 “腾笼换鸟”育新机

孙庆源 陈荣鑫 本报记者 储勇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8月19日    来源:皖西日报

  前不久,随着最后一笔职工债权支付完毕,金寨县法院受理的安徽某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终于落下帷幕。“一开始得知企业申请破产且资不抵债,非常担心欠付的工资拿不到手,没想到一分钱都没有少我们的!”得知企业有了新的投资人,已经恢复正常生产经营,该公司员工如释重负地感慨道。
  安徽某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变、配、用电领域电力线路器材的生产、销售及电力工程的设计、施工,成立于2013年,曾入选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且手握电力金具产品的8项实用型新专利、1项发明专利,企业实力可见一斑。然而,时过境迁,因经营出现异常,债权债务纠纷不断,企业逐渐陷入困境,经营一度被迫停滞。2023年,该公司因已停产停业、无力清偿到期债务,作为被执行人向法院申请执行转破产。
  金寨县法院受理后,立即深入企业调查了解情况,积极与债权人、企业职工沟通协调,并指定管理人开展破产清算工作。案件调查过程中发现,该公司所有厂房土地已全部抵押给该县国有企业担保公司,该厂房土地在强制执行过程中经过两次司法拍卖均流拍,二拍保留底价为1660万元,且在执行过程中经申请人和债务人同意已租赁给第三人使用,租金用于偿还担保债务。
  经债权申报审核认定,该公司负债总额高达6900余万元,其中,担保债权为3033万元,职工工资及工伤赔偿等也有近30万元亟待解决。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通过了以土地厂房在强制执行中的二拍流拍价1660万元抵付担保债权总额的清偿方案,但由于债务人公司无任何其他财产,职工债权及破产费用面临着无法清偿兑付的困境。
  在此次会后,合议庭立即将该案的矛盾焦点形成报告,与担保债权人深入沟通协商解决方案,同时立即向上汇报。金寨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启动个案府院联动机制,组织法院、招商局、国有企业担保公司等相关职能部门商讨解决方案。
  破产清算,企业负债太高,现有资产不足以抵债,且有近30万元的职工债权无法兑现。同时,也意味着这家“摸爬滚打”十余年的企业将彻底从市场中消失。如何实现问题的“最优解”?“如果资产能够处置给开办企业的投资人,担保债权人可以在职工债权人受偿后,再对资产处置款项行使优先受偿权,这样相应的问题就能得到圆满解决。”该案所在的金融巡回法庭负责人张进提出。
  按照这一思路,在金寨县法院的积极主导推动下,该县招商局于2023年底成功联系到有意购买该公司厂房土地开办企业的投资人。经法院及政府职能部门、管理人的多轮磋商,在坚守以1660万元不降价为底线的前提下,最终与投资人达成资产购置协议意向书。初稿签订后,管理人立即制作新的资产处置方案,以书面邮寄方式提交债权人表决通过。
  为确保资产的顺利交付,金寨县法院迅速行动,一方面召集管理人与债务人理清资产清单,完善交付资产资料;另一方面查看厂房土地现状,联系承租人,发出解除合同通知书,责令其限期搬离。担保债权人也积极配合,帮助承租人另寻闲置厂房,确保如期腾空交付。
  2024年初,资产购置合同正式签订,资金依约逐步到位。管理人积极配合投资人办理相关手续,确保厂房土地顺利交付。在办理产权过户手续过程中,该县不动产登记中心简化了行政审批手续流程,在法院出具协助执行通知书的前提下,实现了“带押过户”的便捷操作,大大促进了破产资产处置的进程。
  此外,担保债权人仍然为投资人融资提供新的担保,为新的企业提供现成的融资渠道,使得经营生产迅速恢复正轨,该破产企业的厂房土地得以成功盘活。目前,投资人已进驻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为地方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