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要闻·专栏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肩周炎知多少?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3月13日    来源:皖西日报

  “肩周炎”是一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疾病,广泛发生于我国社会。“肩周炎”的学名是“冻结肩”,也被称作“粘连性肩关节囊炎、五十肩”。它好发于40-60岁,高峰期在55岁左右,以女性居多。据估计,一般人群的冻结肩患病率为2%-5%,糖尿病患者风险更高,患病率达到10%-20%。本病是因多种原因致肩关节囊炎性粘连、僵硬,以肩关节周围疼痛、各方向活动受限为特点,尤其是外展、外旋和内旋、后伸活动受限。肩周炎可以是原发性疾病,但也常与其他疾病等情况有关,出现软组织退行性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原因,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损伤是主要的激发因素。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以及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治疗不当是此病的基本原因。
肩周炎的症状
  肩周炎的表现主要分为三期,第一期是疼痛期,主要表现为疼痛,以夜间痛为明显。随着疼痛的加重,活动度逐渐丧失,这个期大概持续2-9个月。第二期是僵硬期,这一期疼痛可能好转,但是活动障碍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为各个方向的活动都受限,不能上抬,不能内旋,不能外旋。不能内旋主要表现为不能摸背,女性不能扣内衣。外旋受限主要表现为摸不到后脑勺,这一期大概持续4-12月。第三期是缓解期,疼痛逐渐缓解,关节活动度也逐渐恢复正常,大概持续5-26个月。
  以上分期并不是能明确区分的,有时候几个阶段可能同时存在。患者通常主诉肩关节周围疼痛逐渐加重,夜间较重,甚至影响睡眠。疼痛迁延不断,患者极度痛苦。肩部逐渐全方位僵硬,吃饭、洗脸、梳头、穿衣、挠背、提裤等日常生活均受限。
肩周炎的诊断
  首先是逐渐加重的肩部疼痛:患者主要表现为夜间疼痛加重,疼痛比较剧烈时影响睡眠,不敢患侧卧位。持续的疼痛可能导致肌肉痉挛与肌肉萎缩。在肩前、后方、肩峰下、三角肌止点处有压痛,其中肱二头肌长头腱部压痛最为明显。当上臂外展、外旋、后伸时疼痛加剧。
  其次是体格检查:医生通过目测、触诊等方式进行检查,可以发现肩部外形没有明显的改变,局部可能有轻微的按压痛,肩关节上举、后伸时疼痛可加重,局部关节活动范围缩小,提示肩周炎的可能。
  第三是X线检查:X线检查显示肩胛带的宽度与肱骨头的宽度出现相等或下降,一般不存在骨质增生,没有肩峰下撞击征或肩关节间隙变窄等表现。如果存在骨质疏松,可见骨质下降,有时可见到骨刺。最后是磁共振成像检查:如果不能进行X线检查或者体格检查,可以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冻结肩的诊断率较高,可以显示肩关节内的水肿信号,以及肩袖损伤、肩袖撕裂的情况。通过以上的方法综合判断就可以诊断为肩周炎。随着肩关节镜的技术发展,肩关节镜下进行确诊和治疗,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肩周炎的治疗
  肩周炎虽然是自限性疾病,但很多患者不会完全缓解,所以不能等待其自行愈合,这样是十分痛苦的。目前指导治疗的高质量证据有限,因此没有标准处理方法。一般临床上根据患者症状及发作时间不同行以下治疗:
  1、一般治疗:肩周炎急性发作期,应限制患肢活动,多注重充足休息。进入恢复期,避免进行剧烈肩部运动,配合适当肩部旋转、内收外展等康复锻炼,有助于减轻病症发作频率及程度。
  2、药物治疗:肩周炎的患者可遵照医嘱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缓解肩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症状显著的患者,可选用盐酸地塞米松注射液、醋酸泼尼松注射液等药物进行局部封闭治疗。
  3、物理治疗:肩周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可采取局部冷敷疗法,减轻患处肿、痛、热等表现。另外可在医生指导下,配合按摩疗法、针灸疗法、小针刀疗法等进行联合性治疗。
  4、手术治疗:手术应仅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在采取正规的处置后,只有少数患者会需要手术干预。在冻结肩的早期,疾病多处于进展期,不建议手术干预。一般在病程至少半年以上,极度痛苦的患者,可以手术处理。主要方式有麻醉下手法松解肩关节,或关节镜下肩关节松解。
肩周炎的预防
  预防肩部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尽可能地避免肩部软组织和肌肉长期受压或牵拉,做到松弛有变,尽可能地避免反复引起肩部酸痛不适;避免肩部软组织的急性损伤,平时锻炼、提重物等活动时,应注意保护肩部肌肉和软组织,避免损伤;科学地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肩部软组织和肌肉抵抗退变的能力,预防肩周炎的发生。另外,如果存在血脂异常、糖尿病等疾病,需要积极治疗以避免继发性肩周炎的发生。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骨科 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