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
年 |
|
月 |
|
|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浅谈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01月20日 来源:皖西日报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指的是由于围产期缺氧窒息导致的新生儿脑缺氧缺血性改变,可出现一系列脑病表现,如兴奋或嗜睡、四肢肌张力高或松软、惊厥等,是新生儿常见的致死原因之一。有些患儿神经系统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后遗症表现,如智力障碍、癫痫、运动障碍等,脑电图异常者死亡率高,因此应尽早治疗,最迟不超过生后48小时。因此,充分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十分必要。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的核心是缺氧,其中围生期窒息是最主要的原因。患儿脑组织可因围生期窒息而出现脑血流减少、脑血流中断或缺氧,进而导致患儿脑损伤。缺氧可发生在围产期各个阶段:1.出生前缺氧,主要是胎儿宫内窘迫,表现为胎心率异常及胎动减少。胎儿宫内缺氧可能与孕妇疾病有关,如妊娠期高血压、贫血、糖尿病、心肺疾病等;也可能与胎盘脐带异常等有关。2.出生后缺氧,主要是由一些严重的新生儿疾病引起,如胎粪吸入综合征、重度溶血、休克、较重的肺部感染、心脏病、大量失血或重度贫血等。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症状:有出生时重度窒息或严重宫内窘迫病史的患儿常于出生后12至24小时内即可表现出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儿有可能在宫内已经发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但出生时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而于生后数周或数月神经系统损伤才慢慢表现出来。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症状可因新生儿日龄、脑损伤严重程度及脑损伤持续时间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患儿意识障碍、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异常、颅高压及惊厥等,但有些患儿并不表现出典型的症状。根据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三个等级,依次为轻、中、重度。1.轻度患儿表现为易激惹,拥抱反射活跃,肌张力可正常或仅轻度增高,多无惊厥症状。2.中度患儿表现为活动减少或嗜睡,吸吮动作减少,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轻度降低,约半数出现惊厥。3.重度患儿表现为昏迷,肌张力低下或间歇性伸肌张力增高,各类反射消失,瞳孔不等大或扩大,惊厥频繁,呼吸不规则、呼吸暂停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同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能会伴有前囟隆起等脑水肿的症状,若合并新生儿肺炎时会出现肺炎的症状。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处理及日常护理:本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对于轻度HIE患儿症状可自行消失,预后较好,可不遗留后遗症,中重度患儿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日常生活中,需保证患儿的饮食营养,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反应、体温等一般情况,有功能障碍者应早期开展康复训练;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家庭护理中注意勤洗手,预防交叉感染;鼓励母婴同室,进行母婴早接触,给予人工通便,在腹部温和按摩,保证大便通畅;注意保暖,以室内保暖为主。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康复治疗:为促进患儿脑功能恢复,并有效减少患儿后遗症,待患儿病情稳定尽早接受智能和体能的康复训练。0至2岁是大脑快速发育的灵敏期,可塑性强,因此对患儿及早开始康复训练可促进脑结构和功能代偿,有利于恢复和减轻后遗症。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防:1.防治围生期窒息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方法。2.孕妇应按时产检,监测妊娠期血压、血糖等,若有异常需积极治疗,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贫血等基础疾病,预防宫内感染。3.孕晚期记录胎动及胎心,若有胎动减少需及时就医。 综上所述,每一位监护人都应充分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护理过程,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患儿情况,若发现异常切莫慌乱,要克服恐惧心理、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科学治疗,确保患儿能够及时获得合理、有效的治疗,从而保障患儿的生命健康。有功能障碍的患儿应早期开展康复训练,如动作训练、感知刺激等护理干预措施,促进脑功能恢复。 (安徽省广德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钱石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