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时事·广告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深耕百姓中 初心如磐坚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1月08日    来源:皖西日报

  (上接一版)
  秦义礼的孙子小明到了入学年纪,却因未登记户口无法入学。秦义礼的儿子、儿媳妇当时未到结婚年龄,所以没能给孩子办《出生医学证明》。如今,儿子在服刑,儿媳妇离家出走,办户口的事成了难题。得知情况后,张中建和同事专程前往监狱,协调为小明的父亲采集血样,垫付费用,帮他进行亲子鉴定。张中建忙前忙后,让秦义礼的孙子得以顺利入学。
  而在淠东乡海潮村党支部书记金圣国的脑海中,张中建给他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次洪灾现场。
  2017年6月,淠东乡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张中建带领全所人员与乡、村干部一道,24小时巡逻在大坝上,半个月吃住都在车上、村部,查水情、堵缺口、扛沙包、搭坝子,协助转移群众。
  长时间泡水,让张中建的腿部水肿,他甚至整夜不能入睡。2017年7月2日晚,他在巡查中发现,海潮村新三河坝段决堤,随即组织村干部,挨家挨户转移群众。在海潮村龙圩组张兰和家,老人哭着说:“求求你们,快帮我把老伴带出来,他瘫在床上。”顾不上大腿的肿痛,蹚着齐腰深的大水,张中建奋力将老人背起来,一脚深一脚浅地艰难行走,任洪水浸湿全身。最终,老人转危为安。
  一个个感人的瞬间,深深地印刻在父老乡亲的心中。张中建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好每一件小事和实事,全力打造“365天不打烊”的户籍窗口。近年来,派出所利用节假日服务群众2000余次,办理各项户籍业务1300余起,群众满意率100%。
“把方便留给别人,困难总是留给自己”
  人少,事多,是基层派出所面临的现状。在淠东派出所11位民警和辅警中,虽然张中建年龄最大,但他总冲在前头。
  “张所长话不多,心很细,尤其是处理复杂案件、调解矛盾时,更是滴水不漏。”金安公安分局办公室主任汤志红,曾在淠东派出所工作8年多,回忆和张中建共事的点点滴滴,“办事严谨”是留给他最深的印象。
  淠东乡有7个砂石塘口,2017至2019年间,砂石市场火爆,辖区每日6000多辆砂车穿行,各种矛盾此起彼伏。张中建与同事多方努力,合理设置32处限高杆、6处交通信号灯和5所执勤岗亭,全天候参与道路疏通、砂车纠违……道路拥堵、噪音扰民、扬尘污染得到了很大改善,沿线群众拍手称赞。
  张中建严谨细致,创新推出“早排查、早联动、早化解”的“三早”矛盾纠纷化解模式,参与化解涉砂矛盾纠纷达500余起,妥善处置涉砂群体性聚集事件60余起,推动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同事眼中,张中建从来都是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逢年过节,在一起商讨值班的时候,张中建会对年轻民警汤志红说:“志红,你还没谈恋爱,平时工作忙,利用节假日多操心自己的终身大事吧”;他对民警刘袁说:“你家两个小孩,节假日多回去陪陪孩子”;他会对搭档余存宝说:“宝子,你爱人是外地人,过年陪爱人去看望岳父、岳母,所里有我在,你放心。”其实,张中建的父母也远在和县,何尝不要回家陪陪父母呢?
  在张中建的带领下,近年来,淠东派出所先后荣获省级练兵“标兵集体”、全省公安机关“百优基层所队”“先进党支部”等多项荣誉,派出所3次荣立集体三等功,5名民警荣获省级荣誉,10人以上受到市公安局、金安分局嘉奖,民警、辅警无一人违法违纪,实现队伍“零投诉、零犯罪、零违纪”的目标。
“这一年,我当了父亲,却失去了父亲”
  “这一年,我成为了父亲,我的父亲却离开了我。”对于25岁的张建伟来说,2023年,是个“悲喜交加”的一年。
  “从小到大,我跟父亲仅有过一次合影。至今,还没照过全家福。”在张建伟的印象中,父亲张中建是个“不着家”的人。从小到大,他一直跟随母亲来回奔波,很少能见到父亲的身影。对于父亲的缺席,年幼的张建伟心里没少埋怨。
  与父亲真正“和解”,是在张建伟踏上了从警之路后。他终于体会到了父亲的艰辛,也真正明白了人民警察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在我困惑时,他为我排忧解难;在我抱怨时,他告诫我多吃苦忍耐;在我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时,他让我不要骄傲,继续努力。”张建伟坦言,父亲是他从警路上的引路人。
  2021年4月,张中建带队在外抓捕嫌疑人,错过了见老父亲的最后一面。2023年12月12日,小孙女呱呱落地。直到三天后,他处理完派出所事务,才回到家抱一抱刚诞生的小生命。他把无私的大爱献给了事业、献给了群众、献给了同事,家庭的默默支持,化为张中建一往无前的动力。
  青山垂泪,淠水悲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无比辉煌的业绩,只有矢志守护平安的那颗赤诚之心。他的身后,是一座用生命和热血镌刻的丰碑。令人欣慰的是,他的儿子张建伟,仍在革命老区警营里,延续他的为民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