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文化“种子”在乡村发芽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1月04日    来源:皖西日报

  许春蕾

  古筝曲琴音悠扬,黄梅戏青衣曼舞、戏腔婉转,川剧“变脸”令人称奇,相声捧哏逗乐……
  近年来,舒城县五显镇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动专业资源广泛下沉,将一个个才艺精湛的节目从剧院搬到乡村,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用多元化的“文化大餐”,帮助村民陶冶情操、提升素养,为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注入了精神动力。2023年,全镇共开展“送戏进万家”17场,送电影下乡192场,四季“村晚”、庆“八一”等主题文艺汇演10余场。
  “输血式”的“送文化”为群众精神生活添色增彩,但“送”在一时,“种”更长远,如何让文化的“种子”在乡村深深扎根,绽放蓬勃生命力?该镇坚持在“送文化”中“种文化”,持续夯实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硬支撑”,有力推动安徽省女书法家协会、皖西庐剧艺术研究学会等社会力量进行结对帮扶,立足群众需求,开展广场舞大赛、书画交流、阅读分享会等群众文化活动,让村民有“充电”场地、有专业指导、能广泛参与。
  培育文化“火种”,唤起乡愁文脉,同样举足轻重。该镇致力保护传承市级非遗显杨冲叉和闹花船、舞龙舞狮等民间技艺,发展壮大本土“石兰三翠”茶文化,挖掘培育教师、文艺爱好者、非遗传承人等本土文化人才135人,扶持形成了乡土特色浓郁、表演形式丰富的乡村文体项目库28个,让充满泥土气息的乡土文化成为源头活水、涓流不息。
  从一个个生涩不协调的动作到舞台上整齐划一的曼妙舞姿,从合力编写的一纸剧本到鲜活有趣且富含教育意义的反诈情景剧……村民思想的转变、点滴的成长和持续“升温”的文化活动,既是五显镇“种”下文化种子、增强文化“造血”功能的生动缩影,也为乡村振兴嵌入了文化底色,提升了乡村振兴的软实力。
  文化似水,润物无声。如今的乡村大舞台上,越来越多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在这里上演,他们从“台下”走到“台上”,和艺术家们一同成为舞台中央的“主角”。闲暇时刻,各村聚众打牌打麻将的少了,活动室内阅读、下棋,文化广场上跳舞、打球的身影多了,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内生动力越来越足、精神面貌越来越昂扬,文化的“种子”已然在五显生根发芽。